刘禹锡作品
- ▸《发华州留别张侍御》
- ▸《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
- ▸《古词二首》
- ▸《台城怀古》
-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
- ▸《吐绶鸟词》
- ▸《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
- ▸《君山怀古》
- ▸《吟乐天自问怆然有作》
-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