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惊禽一辞巢,
栖息无少安。
秋扇一离手,
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
凉风日已寒。
远逢杜陵士,
别尽平生欢。
逐客无印绶,
楚江多芷兰。
因居暇时游,
长铗不复弹。
阅书南轩霁,
縆瑟清夜阑。
万境身外寂,
一杯腹中宽。
伊昔玄宗朝,
冬卿冠鸳鸾。
肃穆升内殿,
从容领儒冠。
游夏无措词,
阳秋垂不刊。
至今群玉府,
学者空纵观。
世人希德门,
揭若攀峰峦。
之子尚明训,
锵如振琅玕。
一旦西上书,
斑衣拂征鞍。
荆台宿暮雨,
汉水浮春澜。
君门起天中,
多士如星攒。
烟霞覆双阙,
抃舞罗千官。
清漏滴铜壶,
仙厨下雕槃。
荧煌仰金榜,
错落濡飞翰。
古来才杰士,
所嗟遭时难。
一鸣从此始,
相望青云端。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