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
清淮控隋漕,
北走长安道。
樯形栉栉斜,
浪态迤迤好。
初旭红可染,
明河澹如扫。
泽阔鸟来迟,
村饥人语早。
露蔓虫丝多,
风蒲燕雏老。
秋思高萧萧,
客愁长袅袅。
因怀京洛间,
宦游何戚草。
什伍持津梁,
澒涌争追讨。
翾便讵可寻,
几秘安能考。
小人乏馨香,
上下将何祷。
唯有君子心,
显豁知幽抱。
北走长安道。
樯形栉栉斜,
浪态迤迤好。
初旭红可染,
明河澹如扫。
泽阔鸟来迟,
村饥人语早。
露蔓虫丝多,
风蒲燕雏老。
秋思高萧萧,
客愁长袅袅。
因怀京洛间,
宦游何戚草。
什伍持津梁,
澒涌争追讨。
翾便讵可寻,
几秘安能考。
小人乏馨香,
上下将何祷。
唯有君子心,
显豁知幽抱。
杜牧 (唐代)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